近日,多家超市上市企业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整体表现承压,行业转型与变革或已迫在眉睫。
据统计,在11家上市超市企业中,8家营收下滑,占比近73%,其中5家降幅达两位数,人人乐以77.81%的跌幅居首;7家净利润下滑,占比约63.64%。
在学习胖东来调改的企业中,步步高成为少数亮点: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增 488.44%。永辉超市的调改成效同样可圈可点:截至3月底,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实现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利润达7472万元,显示出门店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分化不仅体现在上市企业中。未上市企业及财年周期不同的企业中,胖东来与沃尔玛中国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胖东来一季度营收超62.78亿元;沃尔玛中国依托山姆会员店的强劲表现,营收达483亿元,同比增长22.5%,逆势扩张特征显著。
从多家企业的一季度表现中,可清晰窥见行业转型的紧迫性 —— 传统商超的规模化增长模式持续承压,而差异化路径(如会员店升级、供应链重构)正成为破局关键。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企业在第一季度中的具体表现。
1、永辉超市:首批调改店季赚超7400万
根据永辉超市2025年一季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对于营收下滑,永辉超市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进行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共完成了47家门店的调改,调改门店迅速大幅提升客流和销售额;但因调改的门店数占比有限,且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3家门店(关闭尾部门店),整体收入有所下滑。
对于净利润大降,财报指出,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通过淘汰旧品、引入新品,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这一调整导致整体毛利率短期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开业满3个月)实现稳定盈利。一季度,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面向门店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累计2634万元,3月单月实现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7472万元。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标志着“品质永辉”改革迈入攻坚关键阶段。
此外,永辉超市在其2024年股东大会资料中透露,2025年将围绕“品质零售”核心战略,实施“三提两降”举措 —— 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率,全力推动转型。
此外,2025年公司规划新开超市门店6-10家,整改配送前置仓约50个,调改门店约200家,关闭门店约300家,同时推进中央厨房、科技投入等项目,预计相关支出规模达30亿元。
2、联华超市:一季度营业59.73亿元 同比减少15.15%
联华超市2025年第一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集团未经审计营业收入约人民币59.73亿元,同比减少15.15%;未经审计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盈利约人民币1.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428.76万元相比,同比增长142.31%。
3、家家悦:一季度营收49.41亿元,同比降4.77%
家家悦发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为49.41亿元,同比下降4.77%;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3.5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长3.92%。
4、中百集团:一季度净亏损9885万元,亏损扩大
中百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为25.66亿元,同比下降2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85.10万元,同比减少303.27%,上年同期亏损2451.22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扣非净利润亏损8167万元,同比扩大。
5、红旗连锁:一季度净利润1.57亿元
红旗连锁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79亿元,同比下降7.17%;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4.15%;扣非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0.72%。
6、利群股份:一季度净利润510.43万元
利群股份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21.44亿元,同比下降5.14%;归母净利润510.43万元,同比下降58.24%;扣非净利润亏损482.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55.97万元,同比下降205.75%。
7、步步高:一季度净利润大增488.44%
步步高发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增长24.2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488.44%;扣非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99.70%。
自2024 年引入胖东来运营体系后,公司以门店调改、供应链重构、自有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经营质量全面升级。
门店运营方面,16家调改门店成增长引擎,春节旺季销售额同比增3-6倍、客流提升超300%,客单价超行业均值;关闭 74家低效门店,聚焦59家核心店,单店坪效提升42%。
供应链变革方面,深化源头直采,与超200家供应商合作,采购成本降15%,生鲜复购率同比增27%。
自有品牌建设方面,3月推出BL品牌,首批6款单品上市即热销,年内自有商品销售占比有望破15%,成长期竞争壁垒。
8、三江购物:一季度净利润增长35.32%
4月25日,三江购物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0.74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76.41万元,同比增长35.32%;扣非净利润5328万元,同比增长3.68%。
9、国光连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18.1%
国光连锁2025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为7.96亿元,同比上升5.2%;归母净利润为2175万元,同比下降1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86万元,同比下降21.5%。
10、中国顺客隆:首季度净亏损约192.8万元
中国顺客隆公布2025年财务数据显示,该集团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经营收入约人民币1.37亿元,同比下滑19.41%;未经审核经营成本约人民币1.42亿元以及未经审核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92.8万元。
11、人人乐: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81%
人人乐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为1.29亿元,同比下降77.81%;归母净利润为-7961.67万元,同比增长39.57%(2024 年同期亏损约 1.3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590.35万元,亏损幅度收窄25.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一季报仅一周后,人人乐于5月7日晚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人人乐可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书面复核申请。
除上述 11 家上市超市企业外,沃尔玛中国、胖东来非上市或财年周期不同的企业,第一季度业绩却表现得很亮眼。
1、沃尔玛中国:第一季度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22.5%
5月15日,沃尔玛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第一季度,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3亿元),同比增长22.5%;可比销售额增长16.8%;电商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4%,较去年同期的23%增幅明显提升。
同期,沃尔玛第一季度整体实现总营收1,6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26.02亿元),同比增长2.5%(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总营收为1,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98.86亿元),同比增长4.0%);Q1调整后营业利润为73亿美元(约为人民币525.72亿元),同比增长3.0%。
财报显示,当季中国市场表现分化: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持续强劲,可比销售额和净销售额增速较上一财季放缓,主要受 2025 农历新年购物季较早到来的影响;尽管毛利率及营业费用率有所下降,但营业利润实现增长,得益于销售额强劲增长、业态组合调整和运营效率提升。
门店方面,沃尔玛中国持续推动业态组合调整。截至季度末,该公司共有334家门店,较上季减少2家。其中,山姆新开1家门店,总数达54家,大卖场减少3家门店,总店数降至280家。
过去12个月,山姆在中国新开7家门店,意味着山姆开店维持其此前提出的每年新开6~7家的高速节奏。报告期内,沃尔玛国际市场会员费收入增长22%,其中山姆中国贡献显著。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 John David Rainey 在业绩会上透露:“上季度,中国山姆会员店的会员费收入增长超过 40%,主要得益于会员数量持续增加。”
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表示:“在充满变化的运营环境中,我们第一季度实现了稳健业绩。通过拓展多元化的顾客和会员服务方式,我们有效拉动了业务增长。当前公司战略方向清晰,既能灵活把握短期发展机遇,又能通过战略投资持续布局长期价值。”
2、胖东来:第一季度销售额62.78亿元,净利约3亿元
根据胖东来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胖东来实现销售额62.78亿元,净利润约3亿元,税金约2.7亿元。在2025中国超市周上,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曾表示,胖东来2025年销售额预计突破200亿元。
从业态来看,超市业态实现销售额34.63亿元,百货业态6.26亿元,珠宝业态6.09亿元,电器业态5.96亿元,服饰业态4.63亿元,茶叶业态2.78亿元,医药业态1.31亿元;餐饮、电玩、电影业态销售额均在1亿元以下,分别为9186万元、1020万元、861万元。整体来看,超市销售占比超过整个销售额的 50%。
从门店表现看,时代广场以15.88 亿元销售额位列第一,新乡大胖以8.78亿元位列第二,天使城以8.62亿元位列第三。
另据最新销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6日,胖东来5月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截至目前,2025年胖东来集团累计销售额超过89亿元(其中4月至5月中旬销售额约26.22亿元)。
【总结】
2025 年一季度超市行业呈现显著分化,头部企业凭借差异化战略逆势增长,多数上市企业承压转型,行业变革已进入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