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湖北经济新跨越:五大产业剑指万亿,头5个月,社零总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外贸增速领跑全国
最新动态
湖北经济新跨越:五大产业剑指万亿,头5个月,社零总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外贸增速领跑全国
2025-06-2111
长江经济带上,一个创新驱动、量质齐升的中部经济强省正强势崛起。

2024年,湖北省GDP总量突破5.9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居全国第三。省会武汉GDP超过2.1万亿元,襄阳、宜昌双双突破6000亿元大关,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列。

今年前五个月,湖北经济延续强劲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 ,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3287.4亿元,同比增长26.9% ,比全国增速高出24.4个百分点


01 产业新格局: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

在湖北经济版图上,一幅清晰的产业蓝图已经展开。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产业五大支柱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级规模

2024年,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已率先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引领湖北工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聚势突破、全面升级,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

图片

湖北计划到2027年全省工业规模稳步提升至7万亿级,到2030年力争达到10万亿级。通过实施产业能级跃升、科产融合领航、数实融合赋能等七大行动,推动产业集群全面升级

光电子信息产业支撑全国光电子产业半壁江山。以武汉光谷为代表,湖北在该领域涌现出每秒1.6Tb硅光互连芯片、2K高频PWM柔性屏等一批国内首款产品

在北斗产业领域,湖北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第一,已建成省级北斗地基增强CORS网,拥有近700座地基增强基准站


02 外贸新突破:增速全国领先的开放引擎

2025年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达1743.1亿元,同比增长16.6%,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700亿元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五月数据更显强劲——进出口总额3287.4亿元,同比增长26.9%,高于全国2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83.7亿元,增长36.3%,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量的50.6%

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湖北外贸增长的核心力量。一季度,湖北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6000家,同比增加6.5%。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总值68.4%,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31.1%

湖北省与全球主要市场合作持续深化。东盟作为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季度双边进出口值达392亿元;欧盟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值为229.7亿元

图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表现亮眼,进出口值达936.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超五成

鄂州依托花湖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枢纽优势,一季度进出口增速高达60.2%,成为湖北外贸新的增长极


03 消费新动能:升级浪潮席卷荆楚大地

2025年1-5月,湖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8.75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2.8%、37.5%。品质消费需求旺盛,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2.5%和惊人的89.7%

图片

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26.8%。这一数据印证了湖北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2024年,湖北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已超过50%,软件业务收入占中部地区比重超50%

在文旅消费领域,湖北同样收获颇丰。恩施大峡谷一腾龙洞获批世界地质公园,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数增长12.8%,旅游收入增长15.2%

湖北消费增长展现出良好韧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指出:“湖北的消费增长是有比较好的韧性的,这个势头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对于全年的经济增长都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内需支撑。”


04 科创新高度: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加速跑

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在于科技创新。2024年,湖北省突破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组织研发了劳动者、神农、天问等多款人形机器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居全国第2,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湖北着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500亿元,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67%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湖北充分发挥“车谷”与“光谷”的联动效应。2025年4月,由东风汽车牵头研发的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DF30完成两次流片,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将改写中国车规级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2024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今年前五个月,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增速达17.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1.3%


05 区域新协作:多极支撑下的包容增长

湖北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更加明显。武汉作为龙头城市,2024年进出口949.7亿元,增长17.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4.5%

襄阳、宜昌经济总量双双突破6000亿元,孝感、黄冈继荆州后也跨越3000亿元规模。8个全国百强县普遍位次前移,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指出,将鼓励各大板块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与共同富裕的“包容增长”。

推进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武汉新城、襄阳东津城市新中心、宜昌东部产业新区

图片

湖北正做大做强武汉光电子信息、“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走廊、“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

区域协作在汽车产业表现最为突出。湖北已形成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过95%

武汉经开区拥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汇聚着1200余家零部件厂商,构建起全球罕见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武汉经开区新能源工厂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SUV,鄂州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五,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一个更具活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长江经济带加速崛起。湖北人用全国第22位的能耗强度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这片荆楚大地正书写着创新驱动的崭新篇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