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在领头雁章龙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荆楚优质农产品正在跃跃欲试,从田间地头奔向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
嘉鱼野藕晶莹如玉、红安苕粉顺滑如瀑、咸宁黄精药香馥郁……6月28日,在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60余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携300余款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组成了一场荆楚风味的盛宴。
当天,由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办公室主办,湖北省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承办的“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正式启动,标志着湖北“农产品+品牌+市场”的助农新机制全面落地,这也是湖北在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作为活动亮点,“寻荆楚美味、品鱼米之香”湖北省好食材寻、品计划也同步启动。该计划将通过专家评审、消费者体验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挖掘、遴选优质农产品。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湖北优质农产品统一品牌名称,被征集使用后将获得奖励1万元。
“我们将通过品牌培育、标准制定、渠道对接等举措,助力湖北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章龙表示,活动将汇聚全省优质农产品,为它们打响品牌,帮它们走向市场。“未来,更多、更好的湖北农产品将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湖北农业的独特魅力。”
6月27日,在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常务理事会议现场,领头人章龙正在向各位合作社负责人传经授业。本版图片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汪静 摄
从“土特产”到“金名片”的蜕变之路
在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战略背景下,湖北正以农产品品牌化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价值跃升。
6月28日上午,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活动将进一步挖掘湖北特色食材价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矩阵,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将充分发挥湖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以农民合作社好食材为支点,做好荆楚品牌文章,通过培育一批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品牌化不是贴个标签,而是用标准重塑农业基因。”来自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工作委员会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铁丁,围绕“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主题进行专题分享,深入解读了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新趋势。他指出,当前乡村品牌产业基础薄弱,要将“农产品”变成“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专家的生动阐释,引起现场上百名参会的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共鸣。一名来自襄阳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过去他只知道自己埋头种地,但种得再好,也卖不出去、卖不好价。“湖北的好产品多,更要抱团取暖,通过品牌化提升产品价值,才会有更多市场。”
当天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农产品展示区,来自全省60余家合作社带来了蔬菜、茶叶、水产、菌菇、水果等300余款特色农产品。咸宁本地的“嘉鱼莲藕”“黄精产品”等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品鉴。参展合作社负责人也争先恐后拿着自家产品,向现场的农业专家咨询、求教。
章龙(中)刘志成(右)正在点评合作社展示的农产品。
“你的这个茶叶礼盒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我建议你简化包装、降低成本,相信会卖得更好。”参会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刘志诚接过一名茶企负责人递来的茶叶,得知该产品主要在景区销售,当即给出建议。这名负责人闻罢,迅速在手机上记下专家的话,表示自己回去后将马上研究改进。
现场展示的300多种优质特色农产品,是湖北农业发展丰硕成果的一次集体阅兵,更是湖北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现场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
“我们要让更多湖北的‘土宝贝’变‘金宝贝’,贴上更响亮的标签,让更多人熟知。”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章龙介绍,寻找荆楚美味,培育鱼米之香,一来要提升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来要拓宽好食材品牌的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促进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农民增收。“活动不仅能弘扬湖北饮食文化,也能加强全省农民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农户衔接大市场的湖北实践
据介绍,本次活动将面向湖北省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50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合作(联)社及合作社关联的家庭农场、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
遴选产品要求品质优良,具有地方特色或市场竞争力,同时,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质,且近3年无质量安全事故或重大负面舆情影响。
“选出来的好产品,第一个门槛就是要绿标,要有绿色食品认证。”章龙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好产品一定要有一定标准,有标准化才能品牌化,品牌化才会更有价值。而本次启动的万元征集统一品牌名称活动,更显示出湖北打造省级农产品IP的雄心。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本次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的推进,湖北农业正沿着“品牌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阶梯向上攀登。
今年6月中旬,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省内16家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赴日本开展为期7天的“寻荆楚美味品鱼米之香”主题推介与考察交流活动,为全国农业对外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章龙说,通过本次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将遴选一批优质湖北农产品,根据其自身特色和需求,帮助它们进商超、进景区、进社区、进展会、进学校等,还要从省内扩散至全国,最终走出国门。
在6月27日召开的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常务理事会议上,总结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长江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寻荆楚美味品鱼米之香”活动仍是该联合会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还将继续实施“三提升”行动,即品牌提升、企业提升、个人提升。另外,下半年联合会还将组织一次赴韩国考察行动,并筹备“一带一路”农业合作,邀请东南亚采购商对接湖北企业,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章龙透露,今年联合会锚定“17+1”发展目标,即在湖北17个市州分别开展项目,并在武汉建立总部,未来还将发展为“17+1+N”。这个“N”,包括上半年的日本,下半年的韩国、上海、北京等地,之后除了国内各大城市外,还将继续向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扩军。联合会也将以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为支点,提升荆楚特色农产品品牌,助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打响了品牌,还要走出去,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湖北鱼米之乡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