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2025年7月月度分析
最新动态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2025年7月月度分析
2025-07-055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月度分析

(2025年7月 总第50期)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业景气指数项目组 编
(第三十七期发布)

       2025年7月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
      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49.6%,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数据显示,三大分类指数呈现不同走势。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8.7%,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荣枯线以下,分析认为季节性淡季是拖累商品经营类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0.2%,下降0.6个百分点,仍在荣枯线以上,表现出经营韧性,是电商类消费持续延展生活场景的良好表现。租赁经营类景气指数为52.4%,上升1.1个百分点,可以印证消费者对更加注重消费场景选择和服务消费的趋势。
      一、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从行业分类看,7月零售业三大分类指数出现较明显的分化特征。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8.7%,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2.4%,较上月攀升1.1个百分点,创3个月新高;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连续三个月在扩张区间运行。
      (一)商品经营类CRPI分析
      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8.7%,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行,触及过去一年的最低点。分析认为,7月份进入暑期,线下商品零售进入经营淡季,商品经营类企业预期持续变弱。
      构成商品经营类CRPI的3个正向分指数销售额和盈利水平、客单价水平和1个反向分指数主营运营成本均处于临界点以下。
       销售额指数为48.2%,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行,触及过去一年的最低点。分析认为,7月份线下商品零售预期持续变弱,表明消费内生动能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盈利水平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降幅略低于销售额指数,表明商品经营类企业对7月份的盈利预期较低,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维持经营的重要手段。
      客单价水平指数为48.2%,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分析认为,线下商品零售的客单价水平连续半年处于荣枯线以下,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一,全年龄段向线上消费转移;其二,高档服装鞋帽等高溢价新品销售乏力;其三,商品供给丰富,零售渠道多元,高频小单逐渐成为消费习惯。
      主营业务运营成本反向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表明商品经营类企业预期运营成本压力有所好转,保持稳定。
      (二)租赁经营类CRPI分析
      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2.4%,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维持在扩张区间运行。分析认为,场景多元化、暑期服务消费项目增加是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暑期家庭出行消费为主,使租赁经营类企业预期迎来客流量上升,带动商铺出租率和销售额增长。
      构成租赁经营类CRPI的3个正向分指数平均单店租金收入、商铺出租率和运营场所增减处于临界点上方,1个反向分指数综合运营成本变化处于临界点下方。
       平均单店租金收入指数为53.6%,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表明租赁经营类企业租金收入预期上升。据了解,租赁经营类企业商铺出租率指数为55.0%,较上月大幅上升2.9个百分点,表明随着暑期来临,商业综合体的商铺出租热度回升较为明显。
      经营场所增减指数为53.6%,较上月大幅上涨3.6个百分点,表明租赁经营类企业预期新店投入营业增加。
      综合运营成本反向指数为48.6%,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表明租赁经营类企业运营成本压力增加。
      (三)电商经营类CRPI分析
      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分析认为,随着“618”促销季结束,7月份电商经营类企业预期保持稳定
      构成电商经营类CRPI的2个正向分指数电商在线总商品数、电商客单价水平和反向分指数电商经营总成本处于临界点以上,1个正向分指数电商实物总销售额处于临界点以下。
       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进入收缩区间,表明集中促销季结束后,促销力度减弱,线上商品零售额增长预期明显下降。
      电商在线总商品数指数为51.0%,较上月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降幅逐渐收窄,表明本月电商经营类企业备货意愿趋于稳定。
      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分析认为,随着“618”促销季活动结束,电商客单价水平不降反升,促销季后折扣力度减小,消费者减少非计划消费,推动客单价回升。
      电商总成本反向指数为50.5%,较上月小幅上升0.3个百分点,升幅有所收窄。指数连续上升表明电商经营类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好转。分析认为,国家以旧换新和消费券补贴政策有效减轻了线上商家促销活动的成本支出。
      二、2025年7月零售业景气度综合分析
     2025年7月零售业景气度呈现如下特点:
    (一)CRPI三个分指数对比显示,7月份线上线下商品零售同步下行,线下商品经营类指数下降更为明显;受暑期文旅纳凉消费预期影响,租赁经营类指数显著回升。
      (二)数据显示,7月租赁经营类的3个正向指数平均单店租金收入、商铺出租率和客流量同步上升,表明本月租赁经营类企业经营预期向好。
      1.指标释义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是反映当期零售业经营预期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CRPI高于50%时,反映零售业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零售业总体较上月收缩。CRPI是通过对中国零售业运营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包括消费领域商品类、租赁类和电商类3类零售企业/平台,涵盖了客流量、销售额、租金收入、客单价等多个重要指标,是零售业先行性景气指数的最新探索。
      2.调查范围
      涉及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21)中的3个行业大类,50个品牌集团企业,3000多家调查样本,涵盖20000多个零售门店经营状况变化情况:其中,商品类、租赁类和电商类零售企业样本权重分别约占64%、16%、20%。以经营超市、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等有店铺零售为主的零售企业界定为商品类;以经营各类型购物中心为主商业管理企业界定为租赁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经营商品服务为主的零售企业界定为电商类。
      3.调查方法
      零售业运营经理月度调查借鉴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商品类、租赁类、电商类零售业大类为层,大类样本按其销售额占零售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具有整体和地域代表性的企业样本。
      本调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在线问卷对零售业运营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零售业景气指标体系包括12个细分指数,表征零售业各细分领域发展的景气状况、发展潜力与政策支撑环境。零售业景气指标体系中,商品类包括消费额、客单价、盈利水平、主营运营成本4个分类指数;租赁类包括平均单店租金收入、商铺出租率、经营场所增减、综合运营成本4个分类指数;电商类包括实物总销售额、在线总商品数、客单价、总成本4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2)CRPI指数的计算方法。CRPI是由3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3个分类指数及其权重依据当前分类对零售业销售总额影响比重确定的。具体包括:商品类指数,权数为60%;租赁类指数,权数为15%;电商类指数,权数为25%。
     5.季节调整
     零售业运营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节假日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未进行季节调整。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