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洪湖同学团队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联欢会(二)
最新动态
洪湖同学团队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联欢会(二)
2025-08-085

 十六、“八·一”随想

         ——魏  军

      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梦想。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这些正当青春年华的热血人儿都有着共同的、至高无上的梦想,那就是参军入伍!原因很简单,时代前行的轨迹把我们逼到了一条狭窄的人生路上。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未来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上山下乡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条就是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之路。所以有的同学不畏惧天寒地冻义无反顾地跳到冰冷的江水中追逐新兵入伍的航船;有的同学直接不远千里追逐到部队里,最后却也是无功而返。我没有丝毫取笑他们的意思,只是想说那个激情燃烧的年龄段给予了我们如火的激情!我毫无例外也有当兵入伍的梦想,却没有那些同学们的那般勇于尝试的勇气。后来误打误撞在洪湖一中宣传队担任了样板戏中的某个角色,嘴里唱着“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掛两边”,我知道我的内心深处並不是作为解放军参谋长向百姓介绍人民军队,而是唱出了自己心目中、对人民子弟兵无限向往的爱慕之情。虽然我一直都没有能当上一名解放军,但值得宽慰的是伟人的教导却在耳边萦绕: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靠的就是这两杆子!我在想,虽然没有拿起枪杆子保卫祖国,但是作为毛泽东思想宣传员、革命的文艺战士也算是拿起了“笔杆子”,文艺战士也算是战士吧,所以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台阶,算是解放了自己。

      多少年后我的那些一身戎装的同窗、我的朋友们也都纷纷的“卸甲归田”,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那种埋藏在心底的深深的遗憾也就有所释然。想想现在,大家也都没有了“军民”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历经了冬春夏秋风霜雨雪的打磨,熬过了激情如火岁月的冶炼,想想我们今天的日子:毕竟我们这些人该点火的点火,该碰杯的碰杯,该跳舞的跳舞,该唱歌的唱歌,该是多么的自由幸福快乐悠哉!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一切,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眼下存在的所有。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眼下所能够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一个钢铁般“长城”的存在,我们要衷心的感谢无数默默奉献的中国军人,衷心的感谢我们的亲人子弟兵!我愿和我的同窗我的挚友我的姐妹我的兄弟们一道,在这个作为军人的至高无上的神圣节日里,向他们致以最崇高、最真挚的敬意!让我们心手相牵,相伴永远!

——一个没有当过兵的人

十七、记述   远山的呼唤 

        ——王新立

一九三四年的川东四月,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开了,红艳艳的,像火,又像霞。一支望不到尽头的红军队伍穿过宣汉城东门,沿着山间小路蜿蜒而去,军旗飞舞,军号激荡,凄迷的草色山影掩不住匆匆行色。沿着曲曲山径,一位头缠白帕,身着短衣的农妇一边呼唤,一边急急追赶着红军队伍……农妇回来时,身后跟随着一个少年,这少年就是作者未来的岳父__汤世福老人!

汤世福老人是宣汉人,生于农历庚申年腊月,即1920年,父母是嘉陵江船夫,本身是汤家独子,这是被其母急急追回的原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人自小在船上长大,勤俭,朴实,为人和善,会船工、篾工、泥瓦工等等。

老人十三岁那年,正值红四方面军与四川各路军阀激战时期,包括宣汉在内的整个川东,原是四川大军阀刘湘的势力范围。1933年10月17日,宣(汉)达(州)战役开始,红军先头部队,即以勇猛著称的红25师师长许世友率队首先攻占宣汉城,随即在县城设立了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是徐向前。红军攻占宣汉,是为了与王维舟的川东游击军配合开僻新根据地。

王维舟,宣汉县清溪乡人,大革命时期党员,时任中共川东军委书记,参加过共产国际会议,受过列宁的亲切接见。王维舟创建的川东游击军,是从清溪乡农民赤卫队发展而来,活动于重庆,万州,涪陵,黔江,广安,达州一带……1933年11月初,在宣汉西垻操场上,会合后的川东游击军改番号为红三十三军,全军一万多人,隶属红四方面军,军长王维舟,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均临现场,因为全军是宣汉人组成,所以宣汉县又有红军之乡的美称。

清溪乡,与宣汉县城一水相通,没有公路,两岸崇山崚岭,上世纪末作者曾慕名去过两次,作了几首诗留咏,其中有:

清溪途中:

一舟春水滑,

雨后万峰青。

野树横云断,

幽禽隔岗鸣。

船随山势转,

溪向石滩分。

绝岸高千尺,

往来负篓人。

宣汉县是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山城,历史悠久,乃古蜀国之国都,唐朝称东乡县,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盛产铜、铁、煤,(天然气,石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红军进城后,即刻分兵占据了浦江对岸的笔架山,以阻击刘湘派来的追剿部队。徐向前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西街一家百货商店内,街对面就是川剧院,沿指挥部向东一百几十米,就是宣汉东城码头,有石阶浮桥直达对岸,沿河都是高高低低的吊脚木屋。指挥部向西约二百米左右,就是岳父家居西街石灰巷,原是清代杀人场,穷人聚居之地。因为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老百姓与红军相处融洽,岳父常到徐向前的前线指挥耍或帮杂务。徐向前为人随和,很喜欢孩子,也喜欢看川剧,军务控?之余,不是深入群众,就是到对面看川剧,一来二去,军民互相混熟了。

红三十三军诞生地

从1933年12月到1934年4月初,笔架山一带枪炮声不断,红军与刘湘部队呈拉锯式激战四个月之久。据岳父回忆,当年许多穷人都自愿参加了支前工作,诸如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等等,岳父也参加了,红军烈士就地掩埋,伤员用担架通过浮桥送往县城搶救,大约四月初,红军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开始了新的战略大转移。

红军撤退时,军民双方依依不舍,许多穷人孩子都随军出走,年龄多在十岁至十几岁之间,岳父是跟着一位红军连长走的,连家也没回,从而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红军在撤出宣汉城至长征初期,红三十三军经张国焘的四次大肃反,一万多人只剩下五千余人,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又损失不少,到陕北后,余部与红五军团合编成红五军,编入西路军西征,后在马家军的疯狂围剿下,弹尽粮绝,包括一千多小红军在内的许多战士被马家军刀砍,火烧,活埋,一支从深山里冲杀出来的红军队伍不复存在,红三十三军活着回宣汉的人屈指可数(1979年统计)。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群星璀灿的开国将帅中,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师长王波在内竟无一人在列,各种回忆录中绝少提到,1970年,王维舟被林彪四人帮迫害去世……派性斗争是复杂的,但历史也无声的证明了:……在共和国的胜利旗帜上,同样洒满了无数佚名英雄的鲜血!

岳父是1990年去世的,从1920至1990年,恰好七十岁,比起在战争环境中牺性的小伙伴们,岳父是幸运的。近五个月的红军经历,给老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岳父很健谈,喜欢摆龙门阵,虽然而今人事俱非,老人生前的言谈却依然音容宛在……岳父葬在范家沟一座向阳的山岗上,满山松树翠竹交映,作者几次回川为岳父扫墓,曾作七律诗一首,以作永久的纪念。

赴范家沟为岳父扫墓

雨后清明行路匆,

巴人俚语小桥东。

远峰瀑影依稀见,

空谷鸟音缥缈中。

横道野花香远近,

隔溪好竹翠朦胧。

江南游子归来客,

踏遍青山一祭翁。

注:1979年,作者回川探亲,恰值红三十三军纪念会,宣汉政府为归来人员制作纪念品。经岳父推荐,作者为纪念会设计工艺版图,经能工巧匠雕成笔筒相赠,至今版图尚在,岳父巳仙逝35年矣!

十八、抖音表演一组(10段)

         ——游道荣

1.军人你们最美

2.献给亲人解放军

3.人民有了子弟兵

4.好男人当兵去

5.我为亲人熬鸡汤

6.英雄赞歌

7.洪湖水浪打浪

8.太阳出来照四方

9.绣红旗

10.送军

十九、女子独舞《军人本色》

          ——万学兰

二十、女声独唱《答李淑一》

          另:电吹管演奏《洗衣歌》

         ——韩培智

       “八一”建军节到来,首先向曾经穿过军装的人致敬!向同学们问好!为了活跃节日气氛,我吹奏一首经典老歌《洗衣歌》,祝?节日愉快,一生平安!

二十一、女声独唱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

   《红柳赞》

   《又到吴起镇》

      ——刘  影

1、好男儿就是要当兵

2、红柳镇

3、又到吴起镇

二十二、萨克斯演奏

            《当兵的人》

            《一二三四歌》

               ——夏交世



二十三、女声独唱


        《绿色军衣》


        《军中绿花》


         另: 抖音表演


       ——何  玲


何玲抖音表演
二十四、男声独唱一组
         ——卢志祥

1、我爱祖国的蓝天
2、再见吧妈妈
3、一二三四歌
4、强军战歌

二十五、男声独唱

          《想家的时候》

           《友谊地久天长》

            ——刘永宁

《想家的时候》
《友谊地久天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