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恒隆地产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19%。其中,武汉恒隆广场上半年收入及租户销售额分别大幅下跌36%及31%。
而仅隔一条京汉大道的武商MALL依旧稳坐武汉商业头把交椅。恒隆当初选择落地武汉此处,赌错了吗?
恒隆入局汉口商战
高端商圈的明争暗斗
恒隆与武汉的缘分始于2013年。
恒隆以33亿元拿下硚口区核心地块,宣布将投资约120亿元打造商业综合物业。
历经七年建设,2021年3月,武汉恒隆广场终于开业。购物中心总面积17.7万平方米,约300个商铺。
开业之初,恒隆确实气势如虹。
一举引进了约110家武汉首店、独家及旗舰店。不乏众多国际一线品牌入驻,LV、Dior、巴宝莉、巴黎世家……势要打造武汉高端消费目的地。
武汉恒隆广场落子的武广商圈,武汉最繁华的核心商圈之一。
与恒隆仅一街之隔的武汉国际广场,也是武汉高端商业的代名词,恒隆的直接竞争对手。
2024年全国销售额排行榜中,武商MALL位列第5,是武汉乃至中部的销量之王,其吸金能力不容小觑。
就连频频被拿来比较的武昌黑马SKP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
想当初,得知武汉恒隆广场将开业后,武商集团迅速行动,国广展开大规模装修升级,并与众多国际一线大牌签订排他协议,对恒隆广场的高端定位招商带来了压制性的障碍。
双雄对决
恒隆为何难敌武商
在武汉核心商圈,这场持续四年的港资与本土商业巨头对决,胜负似乎已初见分晓。
在高端商场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恒隆地产旗下位于内地的十个商场中,部分项目收入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较大,经营表现难掩疲软态势。
其中,“受市内激烈促销活动影响”,武汉恒隆广场上半年收入及租户销售额分别大幅下跌36%及31%。
或许恒隆低估了武汉消费者对武商集团的品牌认知和忠诚度,港资商业体持续面临本土化挑战。
面对武商MALL的强势地位,恒隆不得不调整策略,从最初的重奢定位转向“高端家庭型购物中心”。
▲ Olé武汉恒隆广场店
四年过去,恒隆仍在寻找融入武汉的最佳方式。
恒隆的入局改变了武汉高端商业的竞争格局,但胜负远未尘埃落定。随着武汉SKP等新玩家的加入,这场商业较量才刚刚进入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