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寿康人|一步一印——裱花台前的匠心攀登者聂玉谦
2025-09-083
为弘扬坚守与奉献的“寿康精神”,寿康永乐集团联合十堰电视台发起2025年度“最美寿康人”宣传活动,挖掘集团各岗位上的先进典型。他们以匠心铸就品质,用行动诠释责任,在平凡中彰显敬业、担当与奉献。
本期聚焦:裱花主管聂玉谦。让我们聆听他的榜样故事,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他们的身影,正是寿康精神最鲜活的写照。
——本期编者 :王丹
记者采访:
您还记得当时入职寿康永乐是怎样的机缘吗?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聂玉谦:其实我一直对烘焙挺感兴趣的,那时正好看到寿康永乐在招人,觉得是个好平台,就毫不犹豫来试试。经过几轮面试,最终有幸加入了这个大家庭。第一天上班印象特别深,是年初的时候,一进车间就闻到浓浓的面包香,那种感觉又温暖又熟悉,像回到家一样。车间的师傅们对我特别好,尤其是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完全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学起来的。那时候家住得近,下班后我还常跑去车间多看看,真的是打心底喜欢。一开始学做面包,后来偶然接触到裱花,发现自己越来越着迷,也没想太多,就想着多学一点总是好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行。
记者采访: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这十三年的工作经历,您会选择什么?聂玉谦:我选择“攀登”。一步一个脚印,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刚进厂的时候确实挺难的,比如学做蛋糕,光原材料、馅料配方就要记很多,还有工艺、炉温等等,每样都得牢牢掌握。当时的师傅特别有耐心,总是提醒我关键细节,比如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烤坏、水分会流失等等,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给我。晚上回家我就反复背配方、熟悉流程,白天在车间里盯紧每一个环节,用心看、用心学。
记者采访:
还记得您第一次在门店做裱花是什么造型吗?
聂玉谦:说来也巧,第一次正式裱花是给我孩子做生日蛋糕。做完之后我自己还挺满意的,当时还拍了好多照片留念。过了这么多年再回头看,觉得那时候做得其实不怎么样,但孩子特别开心。也正是这件事,让我更加坚定要在寿康永乐一直做下去。
记者采访:
您自己带徒弟之后,有没有哪些地方让您特别感同身受?聂玉谦:有很多。徒弟刚来的时候,心态就和我当年一样,学几天就容易没信心。尤其是学做蛋糕坯,特别枯燥,整天转盘转得头晕。他们也会犹豫,甚至想放弃。我就像我师傅当年教我那样,多鼓励、多表扬,告诉他们方法、指出问题,再亲手示范,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有进步了,有成效了,慢慢也就有信心留下来了。这些经验和方法,我也希望能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记者采访:
我们知道您在十堰市第六届“车城状元”职业技能大赛中拿了西式面点(烘焙)类金奖,还记得当时的参赛作品吗?
聂玉谦:当时要求作品体现地方特色,我就用本地特产调制了一款山药馅,做了一款特色面包,另外还以“太极”和“东风汽车”为元素设计了一款立体造型蛋糕。作为一个普通的裱花师傅,能拿到这个奖真的很激动,也很开心。但我告诉自己不能骄傲,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激励,我还要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把事情做得更精更细。
记者采访:
工作十几年来,有没有什么信念或人生信条一直支撑着您?
聂玉谦:我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就是觉得不管做什么,都得一步一个脚印,认准的事坚持做下去,总会有好结果。做事还是要踏实,要脚踏实地。
记者采访:
如果以后有一部献给寿康人的微电影,您希望您的故事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收获?
聂玉谦:我觉得首先作为寿康人,一定要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对顾客的服务也要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认真尽力,全力以赴,只要无愧于心,就不留遗憾。
在聂玉谦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裱花师傅,更是一位始终怀揣初心、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攀登者”。他从零起步,以热爱为灯,以坚持为梯,在十三年的时光里,一步步将面粉与奶油化为艺术,将平凡岗位铸就不凡。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却有着最打动人心的力量——那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传承、对生活的真诚。正如他所说:“一步一个脚印,总会有好结果。”这种朴实却坚定的信念,正是寿康人精神的最佳写照: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用双手传递温度,用匠心书写价值。聂玉谦用他的十三年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从来都是攀登而来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