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华中新添冷链“市场枢纽”!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9月27日投运
最新动态
华中新添冷链“市场枢纽”!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9月27日投运
2025-09-282

在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一座总库容约21.4万吨、可实现-60℃至常温全温区覆盖的“超级冰箱”将于9月27日全面投运。

这个“超级冰箱”,就是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据悉,该中心占地312亩,是集多温区仓储、批发零售、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高品质生活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食品交易履约中心,已有超过300家国内外冷链食品龙头企业及供应链企业签约入驻,为湖北冷链食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图片1.png

数智化国际高标冷库确保温控“不断链”

作为湖北省重点项目、武汉市重大项目,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积极投身湖北冷链物流和商贸服务业体系建设,入选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库、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助力湖北畅通内外循环,将市场优势加快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冷链物流的发展,会直观地体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要在家门口买到高品质的澳洲谷饲和牛、智利帝王蟹等优质食材,基础和技术难点是保鲜。

玉湖冷链如何保障食材品质?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座现代化冷库,玉湖冷链武汉公司总经理王雪介绍,相较于传统冷链仓储和物流模式,玉湖冷链以国际高标准数智化冷库为坚实基础,通过全国实体网络布局和全链条的仓干配体系建设,构建起高效、稳定的履约能力。

所谓仓干配体系,是集冷链仓储、干线运输、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模式。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我国肉类流通损耗在12%左右,高达美国的4倍,冷链仓干配体系的规模化与专业化程度不足即是核心痛点之一。

王雪介绍,玉湖冷链武汉园区的冷库最低温可达零下60摄氏度,能满足金枪鱼等高端产品的超低温存储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部署集成WMS(仓储管理系统)与TMS(运输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冷链仓储物流系统,确保冷链“不断链”与货物全流程可溯源,助力商户降本增效。

 “园区的数字化冷库群可将货物周转时间缩短5%至10%,设备能耗降低25%,综合仓储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保障冻品的品质与安全。”王雪说。

在物流环节,该园区采用“自营物流+生态运力+三方物流”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已规划16条大物流线路,覆盖湖北省200多个落货点,湖北省外104个落货点,武汉城配165个街道,能够满足各类商户及时发货需求,保障货物送达效率。

今年3月,牛羊肉贸易商李先生正式签约入驻武汉园区。这是继布局广州、成都两大园区后,他拿下的第3家档口。

“得知玉湖冷链武汉园区即将开园,我果断敲定了在武汉的布局。”李先生表示,企业异地开拓市场时,要是园区能提供整套仓干配服务,不仅可节省大量成本,还能将更多精力投向市场开拓,玉湖冷链“保姆式”的仓干配服务,帮助公司快速打开了新兴市场局面。

在玉湖冷链已投运的广州、成都等园区中,商户在仓储、物流等核心环节的线上化率已突破90%,数字化赋能成效显著。

王雪介绍,随着商户数、业务量的增长,源源不断产生的仓储、库存、运输、配送、订单等数据,将逐步沉淀为高价值的数据资产,反过来,这些数据可以为商户及其业务,以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流合一” 助力湖北冷链商贸流通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即将进入“新冷链”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以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共享发展为关键,联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促进冷链商贸流通。

图片2.png

眼下,传统冻品及农批市场数字化水平较低,以收取租金为盈利模式,普遍存在“重招商、轻运营”等问题,难以助力商户提升经营效益。

为帮助商户“卖得更多,卖得更远”,玉湖冷链创新打造线上交易线下履约(OMO)服务模式,依托数智化园区及自主研发“云上玉湖”“玉湖一拍”等应用平台,高效整合全链条交易信息,构建便捷交易、快速流通、全程可溯源的冷链食品供应链生态。

王雪介绍,全面投运后,玉湖冷链武汉园区将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不定期举办冻品行业关联展会、产品推荐会、产业论坛及品鉴会,定期开展交易促销活动,为商户创造更多盈利机会,提升整体经营活力。

2024年7月,武汉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作为武汉“商贸服务性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毗邻华中地区最大国际航空枢纽天河机场与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为其构建高效立体物流网络奠定了基础。

未来,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将持续强化物流枢纽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为武汉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华中地区冷链产业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