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朋老友“打卡”进博会 瞄准商机按下落地中国“快进键”
今天(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三天。本届进博会,老朋友积极踊跃、连续参展,新朋友信心满满、欣然赴约。来自全球的参展商不仅带来多款首发首展产品,也在寻找合作机会,加速产品落地中国的步伐。
作为企业了解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新朋老友齐聚进博会,他们不仅看中进博会的平台作用,更希望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共谋发展。
直观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 葛岚:我们始终坚持把最新的技术带到进博会,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绝佳机会,而且让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 谢伟博:进博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连接世界的独特窗口。每年都能从进博会上了解到最前沿的技术。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高级董事 大家正宏:这里可以了解中国市场的新趋势和需求,并且我们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等,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很多企业也积极在中国布局,不仅在多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很多产品也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香港贸发局主席 马时亨:我们有300多家香港的公司在参加进博会,香港贸发局设立了两个展馆,是希望香港作为一个超级联系人、超级中间人的角色,可以带一些内地的企业到国外去。
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白石肇: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这次我们带来了三款国产新品,这是我们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区,设立重要的内外科医疗产品生产线。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 叶鸿慕:我们看到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我们不仅将新品牌和新技术引入中国,其中有很多都是在中国研发的。
医科达全球董事会主席 劳伦特·莱克赛尔: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稳定的投资热土,我们也期待继续加码,特别是用中国技术、中国工厂服务全球,下一步还要更深度地跟中国的创新体系做联合开发。
二、第八届进博会主宾国全部开馆 众多展品集中亮相
第一次作为主宾国参展,瑞典带来了高端制造、绿色技术等方面的多件新产品。
既有当地特色的慢生活展示,也有新型高端制造产品,瑞典馆综合了科技加人文,夺人眼球。
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亚太区副总裁 伊米尔·奥康德:我们相信中国是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因此,我们的公司需要来到这里,与中国的企业见面,希望能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认为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服务于中国,也服务于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合作。
作为进博会八届“全勤生”的哥伦比亚,今年也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展。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表演、咖啡巧克力等特色美食品鉴等活动,展示南美文化魅力。
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 奥斯卡·费利佩·鲁埃达:这次我们有一个29家企业的团队。进博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来的人、越来越多的公司来参展,这个平台对哥伦比亚来说是一个越来越好的平台。
随着特色鲜明的歌舞表演,主宾国之一的阿联酋馆也迎来众多观众。本届进博会共有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泰国作为主宾国参展。小到一粒泰国香米,大到重型卡车,一件件展品集中亮相,展示各国优势产业和多双边合作成果。
今天(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三天,从昨天起,进博会一连四天举行新品集中发布活动,此外,这两天,进博会上一批投资、采购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技术装备、医疗器械、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11月6日,记者在1.1号馆的交易团集中签约区看到,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多,四个签约台络绎不绝地迎来集中签约,共有43家企业参与集中签约,达成意向合作约250余项。国家卫生健康委、重庆、山东等交易团,及多个央企交易团与参展商集中签约。
其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多家子公司分别与来自13个国家的16家企业签约,采购合同总金额将达386亿元人民币,涉及工业原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签约额创历届进博会新高。
四、“人工智能+低碳” 第八届进博会“绿意”超吸睛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首发首秀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戳视频,一起走进技术装备展区,看看都有哪些新发现?
一场“AI脑力对决”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互动。在打乱圆环顺序后,多个AI大模型迅速规划出“最优”路径,机械臂随之精准识别,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AI在工业领域应用的过程。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 西门子中国董事长 肖松:这个小圆片就相当于就是客户的需求,需求提出来之后,AI会根据这个需求自动生成工艺流程,如何生产、如何搬运,然后在现实世界实现。
在今年技术装备展区,“工业+人工智能”成为各大企业参展的核心亮点。从自身技术突破到行业场景应用,再到生态协同共创,一台台智能化装备全面展示了AI技术为工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 西门子中国董事长 肖松:我们也关注到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把人工智能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中国是工业AI孵化的沃土,尽管当前有众多不确定性的层层叠加,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开放和发展的确定性。所以我们会持续将我们最先进的AI的技术和中国市场分享、和中国企业合作。
记者发现,在中国持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当下,不少跨国企业在抓住这一巨大机遇。有家能源技术企业,就瞄准中国未来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建设的庞大需求,专门带来了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的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 中国及东亚区总裁 尹正:中国是一个非常大市场,而且这些新技术的导入和这些新的政策的推动,会把中国市场变得更加巨大,给我们企业就带来非常多的机会,来提供更多的产品,得到更多参与,把这些能力和技术来更好地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记者还发现,今年的技术装备展区也更加凸显绿色发展理念,还有一家跨国矿业公司就带来了降低碳排、能源转型所需原料生产等重点项目的最新进展。
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许峰:我们低杂质的矿石,可以为中国的钢铁工业提供低能耗、环保绿色的技术路径,正好跟中国绿色低碳的战略布局高度吻合,也为力拓在中国市场打开了一扇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