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最美黄商人 | 熊改莲:十年磨出锋利剑
最新动态
最美黄商人 | 熊改莲:十年磨出锋利剑
2025-11-21
18
十年磨一剑 服务铸就品牌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黄
商食堂配送部长熊改莲就是用十
年时间带领团队在黄商集团打磨
出了一把服务之剑。
熊改莲自2016年入职以来,
带领团队将食堂业务配送从最初
的18家客户发展到如今的160
多家,团队规模从最初的几人扩
展到38人的核心团队和9个县
市区共计110人的大集体。这支
队伍从2019年到2024年连续被
评为抗疫先进集体和公司的先进
经营单位,成为黄商集团服务标
杆,而她个人也被评为“最美黄商
人”的光荣称号。
部门成立初期,客户不稳定
成为最大挑战,因此留住客户迫
在眉睫,熊改莲考虑再三:先把服务做好。为此,她在会上统一员工思想,强调唯有把服务做到极致才能赢得市场。
在服务规范与标准方面,她严格要求团队严守纪律,坚决做到“不拿客户一针一线,不吃客户一粒米饭”;在商品质量把控上,所有配送商品均需经过检查检验,尤其对生鲜食品,确保“日日新鲜到客户,不让劣品进厨房”。同时,团队始终秉持“快速响应、精准配送”的准则开展工作,几乎从未因配送延误或货品差错引发客户投诉,用实际行动为客户提供可靠服务。
熊改莲的服务理念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曾有一个客户单位刚开始总是觉得外面供应商比黄商食堂业务配送部做得好,几个月后,该客户经过对比后,亲身感受到黄商集团食堂业务配送部的玉米皮剥得光光溜溜;咸鸭蛋清洗得干干净净,拿回去就可以煮;菠萝削好了直接可以吃。后来顾客还把他们的二级单位介绍给黄商配送。
急客户所急 关键时刻显担当
2023年8月18日,正是处暑时节。某单位17点40紧急来电,告知熊改莲急需24个石英钟用于次日公务员考试,而且要求必须安装到2栋楼24个教室,尽管已到了下班时间,熊改莲当即协调武汉供应商发货,当晚石英钟8点送达仓库后,她与物流园区水电工张秋民赶往学校安装,直到晚上10点才完工。
本以为任务就此结束,没想到校方又提出新增2个教室各加一个石英钟的需求。熊改莲二话不说,再次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经过沟通,新增的石英钟于次日清晨7点准时送达公司。7点15分,她和电工张师傅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考试临近,时间分秒必争。安装完后,为确保每一个石英钟的北京时间没有偏差,熊改莲与张秋民迅速分工,连走带跑分头对26间教室的钟表时间又进行一次核对。
在检查过程中,他们发现有2个石英钟因电池装反停止走动。时间紧迫,不容有失!两人顾不上疲惫,再次交叉检查每一个石英钟,反复确认时间准确无误。终于,在考试开始前5分钟,他们完成了所有检查,拖着被汗水浸透的身躯撤离教室。
客户当时很是感动,由衷赞叹:“黄商人做事,靠谱!”
2020年初,口罩事件突袭黄州,城市瞬间按下“暂停键”,全域小区、村镇实施封闭管理。面对严峻形势,食堂配送部遭遇前所未有的人员困境:22名员工中,3人生病、1人隔离、5人因小区管制无法到岗,实际到岗仅剩13人。即便如此,13名员工毅然扛起整个城区的秒团配送重任,服务小区数量从最初的8、9个激增到300多个。
熊改莲面临人员短缺,任务繁重的局面,为了保证物资及时送达,调整员工上班时间,分拣员每日凌晨4点前必须到岗投入工作,直到晚上七八点将次日的商品分捡好才下班,而她连中午也跟着货车送货,全天候工作长达16个小时。
运输调配成为当时的关键难题。为了完成配送任务,熊改莲与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协调,希望将公交司机上岗时间从常规的8点提前至5点30分。起初,不少司机难以接受大幅调整的作息时间。得知这一情况后,市交通管理局领导因在朋友圈看到熊改莲经常凌晨4点到岗,便以她为例鼓励司机克服困难。最终,司机们被她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打动,接受了5点30分轮流上岗的安排,解决了商品不能按时送到客户手里的问题。2020年3月19日,黄冈新闻在《市交通局运输局:服务防疫大局,履行部门责任》的报道中特别采访了她,为黄商人服务大局,统筹口罩事件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口罩事件期间,熊改莲始终冲锋在前。因当时封闭期间,外面没有早餐卖,每天早上3点多她就起床煮两锅面条或稀饭带来仓库,给员工填填肚子再干活,员工们开心地说熊改莲做的面条好吃。在她的影响下,有员工家属也将做好的包子馒头带来给大家充饥。封控导致分拣员无法返家,她毫不犹豫将员工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即便工作强度远超负荷,口罩事件结束时公司领导多次劝她休息、并提出顶岗,她仍坚定拒绝:“公司总部都全员支援了,有大家跟我们一起,这点辛苦不算什么!”高强度的连续作业,她的膝盖严重磨损,因无暇休养落下病根。自2016年入职以来,熊改莲更是从未休过年假,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岗位,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金句聚人心 以身作则带铁军
在堂食区,熊改莲的管理“金句”早已深入人心。“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是团队”道破团队建设的核心;“最好的销售就是把服务做到极致”点明工作价值导向:“走出去,你们都是黄商的形象”“在客户面前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代表着黄商,因为你们的名字就是黄商人!”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这些质朴而深刻的话语,不仅凝聚了团队力量,更将黄商的服务理念深深植入每位员工心中。
熊改莲始终将团队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她利用闲暇时间以娱乐的方式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归属感;每年组织一次团建活动,进一步拉近员工的距离。在她的悉心经营下,团队氛围愈发融洽。尽管食堂配送部每天都要早起,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从不缺席。用披星戴月形容她一点不为过,每天坚持早起跟员工一起上班一起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并快速解决,顺顺利利地将客户的食材按时送达。熊改莲以身作则,无论风雨寒暑,始终坚守一线,连客户都不禁感叹她:“能吃苦!真能吃苦”。
熊改莲常把员工比作“白纸”,坚信管理者的引导能激发无限潜能。“一点小小的鼓励,就能让他们创造更多价值。”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强大合力。每位成员既是服务前线的尖兵,更是黄商形象的生动代言人,成为企业的流动名片。
每一次竞标,对熊改莲而言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面对未知的竞争对手,她需要在报价环节精准“狙击”客户需求,在谈判桌上以智慧博弈。为了摸清市场情、制定最优方案,她们常常熬夜分析数据、反复推演策略;谈判时,即便压力如巨石压肩,她的眼神依然坚定———“拿下投标”的信念,是支撑她跨越重重难关的精神支柱。正是凭借这股迎难而上的韧劲,熊改莲带领食堂配送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屡屡获胜。
熊改莲用十年坚守证明:把平凡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将简单服务坚持到底,就是卓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