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武汉商业总会《每周商务动态》
最新动态
武汉商业总会《每周商务动态》
2024-07-3015

每周商务动态

2024年第27期

武汉市商务发展促进中心               

2024年7月26日

    

【政策发布】

1.中共中央: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财联社)

2.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内容节选如下:①支持地方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 电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各地区要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 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等;②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商消费函〔2024〕75号)基础上,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 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 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自《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印发之日起申请补贴的消费者,按照本通知标准执行补贴。消费者按本通知标准申请补贴,相应报废机动车须在本通知印发之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③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商务部指导各地区结合实际做好优惠政策衔接,确保政策平稳有序过渡;④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资金支持政策。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7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继续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底,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等规定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但尚未补贴的,经生态环境部核实核定后分期据实予以支持。(国家发改委)    

3.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

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围绕依法合规经营、提升接待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平台作用、优化登记管理、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支付便利度、营造友好氛围八个方面,推动进一步便利境外人员在国内住宿。《通知》要求,地方相关部门、网络运营平台不应以资质要求等为门槛限制住宿业经营者接待境外人员住宿,网络运营平台、住宿业经营者不应违规对外发布不接待境外人员住宿的有关信息;支持住宿业经营者开展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强化行业自律,确保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压实网络运营平台责任,加强对入驻商家发布信息审核把关;进一步优化住宿业经营者对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的管理服务工作,简化信息采集项目,坚持教育管理先行,包容审慎执法;完善境外人员沟通服务渠道,持续推动提升住宿领域支付便利度,营造良好涉外服务环境。(商务微新闻)

【商务视野】

1.2024年上半年武汉GDP公布

7月23日,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联合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975.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3507.2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6281.64亿元,增长4.9%。分析如下:①农业生产持续恢复,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全市夏粮总产量3.52万吨,比上年增长0.8%。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11.1万头,同比增长2.3%;蔬菜产量409.98万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24.17万吨,增长5.2%;②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新动能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从行业看,36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0%,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5.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37.8%、30.9%、18.0%、12.5%。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3.8%;③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8.7%、6.7%。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分行业看,10大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20.5%、15.6%、9.7%、9.5%;④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7.8%,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5.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4%。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9.9%,其中工业设备购置投资和基础设施设备购置投资分别增长35.2%、48.9%。民间投资下降2.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13.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3%;⑤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1.50亿元,同比增长5.6%。分行业看,全口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7%、8.6%、6.0%、10.7%。促消费政策成效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7%、12.8%;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照相器材类、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1.3%、61.2%、34.7%。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9%,占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3.0%;⑥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金融信贷运行稳健。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751.5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111.4亿元,增长14.1%;进口640.1亿元,增长0.5%。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0286.62亿元,同比增长4.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9515.89亿元,增长6.3%;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10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4元,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0,比上年同期缩小0.04。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6.2%,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9%。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环比下降0.1%。(长江日报)

2.二季度武汉首店新增80家,同比大增63%

2024年二季度,武汉重点监测的商场共计新开设80家品牌首店,同比2023年二季度的49家,大幅增长63%,环比一季度的58家,增长了38%,显示出市场正在逐步恢复和增长。分首店类型看:全国首店3家,华中首店14家,湖北首店15家,武汉首店48家;分品牌业态看:餐饮49%、零售38%、文体娱7%、生活服务5%,儿童亲子1%;分行政区划看:武昌、江汉、江岸、硚口、洪山和东湖高新6区有首店进驻,其中武昌区和江汉区首店数量均超过20家。详细内容如下:

①餐饮首店数量保持第一。二季度武汉首店品牌涉及餐饮、零售、生活服务、文体娱等多个业态。其中,餐饮业态以39家首店,数量位居首位,零售业30家,文体娱7家、生活服务4家、儿童亲子1家。餐饮业态中,中式餐饮13家,休闲餐饮9家(均为烘焙甜品和饮品),异国风情餐饮类8家。特别是日式料理和韩式料理,分别新增3家和2家首店,反映出武汉市场对亚洲美食的偏好。

②武昌、江汉首店超过20家。武昌区新进首店26家,占全市首店数量33%,排名第一,江汉区首店数量21家,江岸区有14家,硚口区有8家,洪山区有7家,东湖高新区有4家。武昌区的26家首店中,拥有21家首店的武昌万象城,是本季度当之无愧的“首店收割机”,也是助力武昌区首店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江汉区商业集聚效应明显,对品牌的吸引力一直很强。本季度,区域内武汉华发中城商都、武汉ICC太和里、武汉越秀IFC国金天地、武商MALL、武汉汉口STAY、武汉中心百货,成为品牌青睐之地。武商MALL首店数量仅次于武昌万象城,凭借10家首店,挑起长江西岸商业大梁;江岸区首店集中在武汉潮流盒子x118、武汉咸安坊(原华发外滩荟)、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武汉天地、武汉万象城等;硚口区8家首店来自武汉恒隆广场、武汉K11两家商场,其中武汉恒隆广场新进首店6家,武汉K11新增2家;洪山区7家首店全部来自武汉银泰创意城;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大悦城和武汉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各引进了2家首店。(赢商网华中站)

3.发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按销售规模,前十名分别是:沃尔玛、永辉、康城投资、华润万家、盒马、物美科技、联华超市、家家悦、中百仓储和钱大妈。

2023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为8680亿元,门店总数2.38万个,分别比上年的超市TOP100下降7.3%和16.2%。超市TOP100企业中,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其中500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武汉商业总会)

4.线下商业急需抓住“户外运动”新风口

今年1月,被称为“户外界爱马仕”的始祖鸟,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了全球首家以“博物馆”命名的始祖鸟门店。据亚玛芬CEO透露,30天之内,上海“始祖鸟博物馆”店销售收入已经达到320万美元。除了始祖鸟,昂跑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则同比跃升 118.80%,达 1.05 亿美元,亮眼的数据反映了当下户外运动的消费热潮。

①运动主题Mall。成都大源板块的“此地cypark”未开先火,这座国内首个骑行主题的商业公园,拥有“非标商业”“新概念商业公园”等多个潮流标签。从空间规划设计上来看,项目将商业空间与全长8.6km、横贯大源区域的、成都主城区最长的空中骑行道“铁像文旅环”无缝衔接,打通了成都天府绿道的骑行线路,场域内专门为骑行者设置了专用电梯、停车场、辅助道。在这座立体公园中,骑行者可以骑行通过任意楼层,真正意义上的骑自行车逛街。

②融入多元户外场景。成都光环购物公园实现了“在公园内购物”的全新体验。项目建筑面积为11万㎡,用近2万方的面积打造了大面积的“景”。在AB馆之间的连廊中,将成都人所向往的山川、自然、流水浓缩于“山里”。在“山里”将绿植与生态、阳光与城市完美结合,并创造性地以贡嘎为灵感将一座雪山缩影置于其间。

③运动品牌正在成为调改主力军。今年以来,各大运动品牌都在加速线下门店的布局,各品牌的超级门店越开越大,位置越来越核心了。华北地区目前最大的lululemon于6月正式开业,店铺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临街面,共三层,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从调改的结果来看,运动品牌纷纷选择以大店的形式、全新的品牌概念等来覆盖原有的门店。(加得商业)

【商务动态】

1.中百仓储首家调改店7月20日上午正式恢复营业

作为首家调改店,中百仓储关山光谷购物广场店经过15天的闭店调改,于7月20日上午正式恢复营业。主要变化如下:①商品结构变化。以“安全、品质、实用、实惠、时尚”为选品原则,淘汰了老商品13448个,商品淘汰率80%。对标引进了新商品6366个,增加了趋势性、潮流性品类,增加了网红商品。保留了一线品牌和特色商品,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90%以上;②购物环境变化。门店焕新“环形动线+磁石点”布局结构,取消了一切商业性强制动线,主通道扩宽、货架间距扩宽、货架高度降低,空间通透性更强、取货更自在,方便消费者“随心所欲”的购物;③顾客服务变化。经过到胖东来沉浸式学习,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新增智能洗手台、直饮水站、休息椅,自助收银、电子价签提升效率,生鲜区开瓜器、水产区电动打鳞器、货架台L型钢尺等细节尽显贴心。服务台、收银台、顾客服务处增设筷子、勺子、吸管、手套等免费服务便民用具,全方位满足顾客需求;④员工待遇变化。提高员工薪资、减少工时、增加休假等福利待遇,让员工能够轻松快乐,净心专注的投入到工作中,真诚的服务好每一位顾客。(中百仓储超市)

2.武汉SKP品牌大全

7月26日,武汉SKP迎来开业庆。据了解,武汉SKP打造一站式品牌集合地,不仅引入CELINE、FENDI、GUCCI、LOUIS VUITTON、PRADA、SAINT LAURENT等近30个高端时奢品牌,还为顾客带来市场上不常见到的新品、限量、独家及首发款单品。在1F中庭的LV快闪店,就有顾客买到了多家LV店都缺货的Speedy25款包包。同时,武汉SKP一层共汇集35个国际珠宝腕表品牌,其中包含Boucheron、BREGUET、DAMIANI、GRAFF、Mikimoto、Wellendorff等8家首店,打造了华中品牌量级和齐全度至高的珠宝腕表区域。

化妆品方面,武汉SKP囊括超过150个国内外知名高化、香氛及新锐小众品牌,其中超过100个品牌首次入驻湖北乃至华中区域,是迄今为止SKP项目中品牌数量最多的化妆品区域。与其他SKP项目不同,武汉SKP化妆品区首次与SKP SELECT BEAUTY美妆集合店共同呈现,互为补充。化妆品区域还汇集了40余个香氛品牌,呈现了华中首个“香氛之境”。

除此之外,GF涵盖SKP-S、Market Place 高级超市、SKP自营美食品牌BHG Pizza、BHG Bakery等及风味美食市集。2F以名品女装、名品女鞋、名品男鞋及SKP SELECT为主;3F分别是运动休闲、国内女装及时尚珠宝品牌;4F则拥有儿童、家用家电等品类及SKP SELECT HOME、SKP RENDEZ-VOUS等特色空间。5F则是品质餐饮及屋面花园空间。

武汉SKP 5F齐聚13个品质大餐,其中米其林一星餐厅北京厨房、云南味道“一坐一忘”等10个餐饮品牌均首次进入湖北,涵盖古法粤菜、清鲜闽菜、贵州食野、南洋风味、日韩料理、精致西餐等多种特色佳肴。(极目新闻)

他山之石

1.北京:发布“京城十二令”活动

近日,北京推动全年活动主题化、品质化,以“京彩四季”为总活动主题,开展“京城十二令”月度精品活动。“令”字从时令角度,体现日新月异;从词牌、曲牌角度,体现京城文化底蕴,分别为——1月“祈福令·福满京城”、2月“春礼令·年味京城”、3月“时尚令·首秀京城”、4月“赏花令·花满京城”、5月“文博令·博览京城”、6月“漫步令·游览京城”、7月“美食令·寻味京城”、8月“亲子令·暑至京城”、9月“悦动令·盛事京城”、10月“国潮令·秋韵京城”、11月“惠享令·优选京城”、12月“冰雪令·炫动京城”。京城十二令,月月有不同。(北京市商务局)

2.上海:申报2024年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餐饮业高质量发展项目)

近日,上海发布2024年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资金支持标准如下:①支持餐饮企业增加网点布局。2024年上半年,在沪开设的全国及以上级别品牌首店,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不超过50万元;在等级景区、公共体育场馆、演出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内新开设的餐饮门店,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不超过50万元;②支持餐饮门店改造升级。2024年上半年,对门店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改造升级的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励,连锁经营餐饮企业总部等进行改造视为一家门店;对在燃气安全或油烟污染治理等方面有实际投入的餐饮企业,给予一次性不超过2万元奖励;同一企业申报餐饮门店改造升级奖励合计不超过100万元;③支持餐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024年上半年,对通过短期性经营贷款提升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餐饮企业,针对2024年上半年期间发生的短期经营性贷款给予50%但不超过20万元的利息奖励支持;对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相关保险产品的餐饮企业,给予50%但不超过5万元保费奖励支持。(上海商务)

3.成都:“成都好city”国际消费季启动  

7月19日,“成都好city”国际消费季活动启动,贴合暑期、入境游、以旧换新、消夏运动等消费主题,从7月19日持续至10月底,涵盖暑假、七夕、中秋、十一黄金周等多个热门消费时段,数百场促消费活动掀起全城消费热潮。主要内容有:①全市活动精彩不停。此次消费季由“1+3+3+5+200”的总体框架构成,推出一场宣介沙龙、三大标杆消费活动、三大潮购消费活动、五大乐享消费体验,共计200余场促消费活动。其中,“三大标杆活动”包含了“2024成都进口嘉年华”暨“新‘十二月市’宝市·金玉良缘浪漫月”活动、“2024成渝双城消费节”暨“春熙百岁庆典”活动、“国际美食嘉年华”暨“新‘十二月市’酒市·佳酿珍馐寻味月”活动。“三大潮购活动”包括了“消费品焕新好方便”“特色商品好实惠”“个性消费好时尚”三大主题板块。分别涉及“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美酒进万家”促销活动、“让书卷气洒满高新”读书季活动等;“星有野快闪店全国首展·成都站”“LOCKERR潮流玩具IP展”“粉红兔子快闪·成都站”等众多快闪、首展首秀活动在成都竞相亮相。“五大体验活动”包括“七夕浪漫体验”“暑期亲子体验”“音乐美食体验”“田园丰收体验”“全城悦动体验”,集文商旅体农展等诸多优质消费资源,在全城范围内营造出浓郁的消费氛围;②供需两旺潜力无限。成都以旧换新活动如火如荼,成都京东MALL开业在即,将提前开启售卖模式,并将全面启动家电以旧换新让利活动。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以旧换新’政策优惠,还能得到参展品牌所推出的车展专享价,叠加现场购车抽现金大奖活动。同时,随着中国入境144小时政策和入境旅游复苏回暖,外籍来华人士消费和支付需求不断增长,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入境支付便利性,成都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通过发布《外籍来蓉人员消费支付服务指引》、发起“成渝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等,多措并举打通支付堵点。蚂蚁集团将通过发挥国际平台优势,积极推动“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两种模式的应用,即下载支付宝APP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和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不断提升境外来蓉人士支付便利服务质效。(成都商务)

4.江苏:步行街改造提升典型案例

 徐州市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提升街区形象、完善服务配套、增加文旅产品供给等措施,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街区的游客量突破5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经验分享如下:①环境优雅整洁,整体风貌协调美观。街区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美学巧妙结合,在保持风貌协调和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先后实施户部山古建筑修缮保护、外立面整治、道路广场改造、景观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注重加强日常保养维护,持续提升街区景观效果;致力于打造主客共享的街区环境,提高环境卫生和保安管理水平,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开展街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清扫保洁、车辆有序停放摆放、规范管理出店摆卖、流动经营等多项整治行动,积极打好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营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街区环境;②服务配套优质,街区品质可观可感。街区将汉文化元素融入设施建设与景观设计,设置文化标志形象小品、汉阙风格的全景导览图,打造汉文化主题的徐州记忆文化雕塑10处、厕所22处、垃圾箱260个,定制 200 座特色夜市摊位展台、3000盏国风灯笼,街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服务中心、服务站等全方面的线下综合服务健全,多语种全景导览图、重要景点铭牌标识、景物解说牌齐备,公众号、小程序、电子触摸屏等全体系的智慧线上旅游更加便捷,全覆盖5G公共WiFi充分满足游客数字旅游需求,小型影视厅、城市书房、小剧场、景观小品等附属文化设施为纷至沓来的游客提供充足的文化休闲场所;③文旅业态丰富,特色品牌交相辉映。街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依托现有建筑实用性,分为商业消费区、休闲度假区、文商旅融合区、传统文化展示区、休闲文化区、城市绿色生态区六大布局。围绕“印记、烟火、艺趣、风尚、雅韵、度假”六大主题,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互融一体,集名士展馆、非遗体验、文创零售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入驻商家达1500家,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比例超 60%。创意市集、国潮快闪、非遗联展等数百场主题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带给市民游客怀旧、休闲、时尚的复合型体验,户部山-回龙窝街区成为网红大V探店、“城市特种兵”打卡集聚地。目前,以文化小店、国潮夜市、街头音乐会、脱口秀等为代表的新型文化消费场景在街区加速涌现,烟火气十足的夜间集市、沉浸式体验的文玩市场和历史气息浓厚的老字号商铺互融一体,处处彰显着独特的烟火繁华;④运营管理完备,秩序保障坚实有力。街区采取“政府管理、企业运营”的运管分离模式,打造“动静结合、文化互补、经营联动”的运营格局,依托市属国有企业和资质较好的社会企业,探索出国有企业、社会资本、专业机构、物业权利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大力实施资产管理、运营管理、项目招引、业态管控,提高运营效益,实现经营性收益平衡改造投入,推动项目高品质运营、可持续发展;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以基层单元为重点,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协商、决策的渠道,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深入推进智慧街区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低碳环保和绿色消费,卫生保障和应急管理机制健全,诚信经营和责任落实制度清晰。(江苏商务)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