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发源于恩施,这道世界上最硬的菜,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吃货的好奇……
最新动态
发源于恩施,这道世界上最硬的菜,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吃货的好奇……
2024-08-1314

8月10日

芒果TV综艺节目

《披荆斩棘4》第一期(下)上线

节目中进行了一场黑暗料理创意美食大赛

石凯现场做了一道源自恩施“硬菜”

一盘号称可以“传三代”的炒石头



哥哥们吃过后纷纷表示:“真香!


这道在节目中

被称为“嗦丢”的硬核”美食

在咱恩施也叫“嗍丟”

是鹤峰的一道地方菜


图源:云上鹤峰


吃法就是“嗦一口就丢”

因其独特的食材和口味

早在去年

就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吃货们的好奇


2023年,长沙夜市一则“爆炒鹅卵石”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几斤重的石头裹着各种香料在锅里头翻滚,碰撞击打,噼里啪啦。从点单到拿到手不超过50秒的炒石头就做好了。

有人问摊主“这咋吃”?

“嗦一口,丢掉。”“不丢也行,一菜传三代,你走它还在。”

没错,这就是咱恩施的传统小吃——嗍丢。

没想到,这道“硬核”美食一下子火到了国外。

外媒眼中“炒石头”的魅力



美国网络媒体 “Mashed”说,嗍丢将人类料理的怪奇程度再次拉高到了全新的水平。


Mashed:中国的网红“炒石头”实际上是“嗦”了就丢

外媒对炒制嗍丢的描写相当有画面感,CNN写道:
Vendors pour chilli oil onto pebbles sizzling on a teppanyaki-style grill, sprinkle garlic sauce all over them, then stir-fry everything with a mix of garlic cloves and diced peppers.
小贩们倒上辣椒油,撒上大蒜酱,和着大蒜和辣椒丁的鹅卵石在铁板上滋滋作响。


图源:探味小幺


▍CNN:世界上最硬的菜?“炒石头”成为中国最新网红小吃


遗憾的是,一些外媒搞不清楚状况,就错误地介绍称吃嗍丢就要“生吞”“吃土”,诸如此类的字眼让人以为这是什么新式杂技表演……

不过CNN这篇报道对嗍丢吃法的介绍比较客观:
They are instructed to suck off the flavors, then spit out the rocks – hence the dish’s name suodiu, meaning “suck and dispose.”
吃嗍丢时,食客嗦一嗦味道,然后吐掉石头——这就是它叫嗍丢的原因,意思是“吮吸然后吐掉”。
 


外媒还下了功夫,讲述起了嗍丢的历史,进一步解释了嗍丢的独特吃法。

嗍丢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是一种常年跟船的老船工发明的反复嗦、反复丢的下酒菜。

Suodiu is believed to date back hundreds of years. It was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by boatmen through their oral history, according to a local media report.
关于嗍丢有百年历史,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都是老船工口口相传下来的。

Back in the old days, boatmen could become stranded in the middle of a river and run out of food while delivering goods.
在过去,运货的船夫有时会被困在河中央,食物就会耗尽。


然后,嗍丢就开始被国内外网友模仿尝试。

图源:翔翔大作战

外国网友@anjaysva也学着“炒石头”,甚至获得了六万多点赞数。

图源:TikTok @anjaysva

评论区网友当时以为博主是在开玩笑:

“在这个App上,我已经不能分辨到底啥是真啥是假了.......”

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我真的分不清了。



一位土家族小哥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了自己在河边制作嗍丢的全过程。


外国网友在评论中问:“在美国怎么吃到这道菜?


网友对嗍丢非常感兴趣。有人将它比作舔薯片上的调味料,还有人认为它的食用方法和口香糖的原理类似。

巧合的是,口香糖在最初也是作为一种充饥的方法出现的,这似乎要追溯到3500年前的玛雅文明。

Mashed称,正如我们许多人亲身经历的那样,口香糖会释放出多种味道,而模拟“吃”有助于抑制饥饿感。

看来,人类在研究吃的方面的智慧是相通的。


据悉,鹤峰县有关部门拟将“嗍丢”制作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这道举世闻名的“石头菜”会愈加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魔力,吸引更多人来品尝和探究其美妙之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